1810 饥荒的根源  大清隐龙

关灯 护眼 舒适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(2/2)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
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,请访问真实地址:http://m.biqudm.com/88275/1811.html

到一年四季稻,三个月成熟一次。

其实土著也不是不懂农耕技术,这么多年了他们看也看明白了,可是他们就是没有华人这么勤奋,因为他们没办法出舱稻米。

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谷仓,人类必须要有贮藏的意识,农耕文明才会发展起来。

而人类学会了贮藏也就是给文明加了双保险,比如遇到战争了、天灾了等等情况,贮藏起来的食物就能救命,帮助大家抵御危机。

可是南洋这边怎么贮藏稻米呢?潮湿的天气稻谷用不了一个月就得发芽,这些土著猴子压根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。

可是华族为什么就能解决呢?


1810 饥荒的根源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